今日吃瓜事件黑料不打烊|黑丝少妇的诱惑|人妻人人澡|国产三级电影在线

歡迎來到懷寧縣文化館
您當前的位置: 主頁 > 品牌活動 >
品牌活動
品牌活動

懷寧本土戲曲腔調——懷腔

發布時間:2020-06-02    閱讀次數:

懷寧素有“徽黃故里,戲曲圣地”之美譽,是徽劇、黃梅戲的發源地,曾三度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。

“懷腔”俗稱 “府調”、“懷寧調”,是在懷寧本土創造與形成的戲曲腔調。在元、明時期,懷寧每逢春種秋收之時,農民們慣唱山歌小調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,這種民間的優美抒情山歌小調,時人稱之為“懷寧調”。大約從清乾隆到道光年間,懷寧調與青陽腔、徽調、昆曲等相互滲入,各取所需,相互揉合,經過民間藝人們精心潤造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成熟的腔調,時人稱“懷腔”,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。清康熙中晚期,石牌戲曲藝人程福香建立懷寧首個戲曲班社,程家班歷時百余年,經久不衰,時人稱之為 “懷腔班”。至解放初期,懷寧有近三十家懷腔民間班社,現仍有懷寧縣新聲劇團、金義劇社、美德劇團堅持在本縣及周邊的縣市鄉村巡回演出懷腔劇目,頗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。

懷腔歷經幾百年的發展,有著鮮明獨特的風格,其唱腔高亢平直,多幫腔、復句,音樂上只有鑼鼓伴奏,深受人民群眾的呵護和愛戴,這些表演唱腔為黃梅戲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一直以來,懷腔被人們稱之為黃梅戲的母體藝術,黃梅戲的“正宗腔系”。懷腔的形成與發展對研究中國戲曲文化發展史,特別是安徽民間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為珍貴的歷史、人文價值。




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文化館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008981號-1 技術支持:眾和網絡
地址為:懷寧縣稼先路81號 電話:0556-4637139 皖公網安備 34082202000319號